1968年

    1月13日  省军区和市警备区抽调干部战士703名,进驻市保卫委员会实行军管,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各区设军管小组,原市保卫委员会撤销,公安机关中的群众组织一律撤销。
    1月15日  省革委会召开第57次常委会议,同意由群众组织出面,立即对外省、市、县驻哈尔滨的办事处进行查封。翌日,市"群众专政指挥部"查封外地驻哈办事机构85处。其中,中央各部所属12处,外省、市所属15处,本省58处。
    1月16日  省革委会批转市革委会《关于哈尔滨市公安机关实行军管方案的报告》,军管会由17名委员组成,其中正副主任委员7人。军管会下设军管办公室、政治部、指挥部。8个区的军管小组,归市公安机关军管会领导。市公安机关军管会接受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和市革委会的双重领导。
    1月19日  市革委会、哈尔滨警备区司令部召开煞住武斗歪风广播大会。
    1月25日  市革委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坚决响应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号召,掀起革命大联合新高潮誓师大会"。市革委会负责人耿涛在会上讲话。53个实现"革命大联合"的单位在会上报喜。15万人在113个分会场收听大会实况。
    △  市军管会决定公、检、法干警分批离开工作岗位,参加清理阶段队伍学习班。至7月份全部离岗到外地办学习班。市公安局机关干警到呼兰县,分局派出所干警到海伦县,老弱病残在市内办班,并规定不准请假,不准打电话,春节不放假。办班后掀起四次深挖高潮,共立案528件,拘留52人,隔离反省273人,迫害致死15人,致残8人。
    2月8日  根据中共中央1967年10月27日发出的关于已成立革命委员会的单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的通知精神,潘复生、汪家道向中央作出《关于建立中共黑龙江省核心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建议由11人组成省核心小组,潘复生任组长,汪家道任副组长。
    2月9日  市革委会召开"全市无产阶级革命派围剿派性,全面实现和巩固革命大联合大会"。
    2月26日  以孙逢文为首的强抢集团抢劫抗大路商店卖货款20 881元。这是哈尔滨市解放以来最大的一起强抢案件。
    3月9日  "捍联总"召开有15万人参加的集会,为贯彻毛泽东关于军训和实现革命大联合的指示,宣布撤销跨行业的组织,撤销市区各捍卫三结合总指挥部,潘复生、汪家道等出席了大会。
    3月26日  市革委会批转市精简安置办《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案》,计划组织6 600名知青上山下乡。
    4月3日  市革委会生产委员会派出以陈明真为组长的"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代行原市税务局一切业务工作。
    4月4日  市革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省革委会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分析全市阶级斗争形势,认为"右倾保守主义"、"右倾分裂主义"、"右倾翻案风"活动是当前主要危险,必须痛加批判,决定要狠刹"右倾翻案风"。会后,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彻底粉碎右倾翻案风"的高潮。
    4月23日  省革委会主任潘复生将哈市滨江区平房公社对立的两派群众组织在"文革"中出现的派性斗争问题,认定为"反革命阶级报复",在和平一队召开万人大会,大抓"反革命分子",逮捕23人,批斗几十人,80%的区、公社革委会干部,60%的大小队干部被撤掉,时称"和平一队事件"。5月6日,市革委会在滨江区平房公社和平一队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于9日结束。5月,省革委会将"和平一队事件"做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经验"向全省推广,开展"反右倾、反复旧、反复辟"运动,抓了数起所谓阶级报复案件,许多被解放的干部又以"漏网走资派"罪名重新被批斗打倒。
    4月29日  市军管会在红卫兵广场召开15万人参加的"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犯罪分子宣判大会",判处14名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犯罪分子死刑缓期执行、有期徒刑和免于刑事处分,同时宣布依法逮捕8名构成刑事犯罪的投机倒把分子。省、市革委会负责人在会上讲话。
    5月25日  市革委会批转生产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中央〈二·一八紧急通知〉中有关冻结"叛徒"、"特务"、"党内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反革命资产阶级分子"和"反革命知识分子"在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报告》。6月14日,市人民银行执行该通知。
    6月7日  省革委会常委会议决定,在哈市修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又称"红太阳展览馆")。8月破土动工,1969年9月完工。后改为黑龙江省展览馆。
    △  市革委会召开常委会议,讨论毛泽东主席像章制作问题,决定成立一个日产一万枚的像章厂。
    6月9日  市革委会第九十六次常委会议,决定精简市革委会工作机构,设政治、群众工作、生产、武装4个委员会和1个办公室。文革办公室合并到政治委员会,下设文革组。撤销临时机构。
    6月14日  省、市革委会在哈尔滨火车站召开热烈欢迎北京首批1 200多名知识青年来黑龙江省参加边疆建设大会。省革委会常委吴舟、市革委会常委王世杰等参加大会。
    6月17日  市革委会作出《关于实行常委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人民来信的决定》。6月21日  市革委会第105次常委会议,讨论机关体制问题。决定将各区城市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区革命委员会,分社改为公社,同全国统一。
    6月24日  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中国第一台高温、高压、大容量410吨煤粉锅炉,在北京正式安装。
    7月27日  省革委会主任潘复生在全省财贸政治工作会议上宣布:哈尔滨市果品公司西瓜问题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省市蔬菜公司、省果品站联合接管了市果品公司一切权力,市果品公司职工200多人,除15人继续工作外,全部集中办学习班。
    7月31日  市革委会生产委决定,撤销原市税务局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在生产委财贸组内成立税收小组,接管原市税务局一切业务工作。
    8月11日  上海首批知识青年800余人下乡来黑龙江省途经哈市,省、市革委会和省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哈尔滨火车站召开欢迎大会。
    8月14日  市区公、检、法机关全体干警离岗去外县办班后,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省、市革委会决定从工厂、企事业单位抽调一部分职工,以"工人阶级进驻上层建筑名义进驻公安机关,着警服执行人民警察任务"。
    8月24日  市革委会常委会议决定,组成以工人为主体、有解放军指战员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立即进入有关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解决"老大难"问题。27日,市革委会在省革委会第一招待所门前广场召开"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和其它上层建筑领域誓师大会"。省、市革委会负责人、省军区、驻军负责人出席大会。28日,第一批"工宣队"进驻十一中、二十中、二十八中、三十六中、第一医院、电车公司、汽车公司、果品商店、煤五商店和税务局10个"老大难"单位,共派队员305名。31日,第二批"工宣队"进驻文艺、卫生等单位。
    8月26日  市革委会发出《关于加强税收工作的通告》,决定停止原市、区税务机关一切工作业务,其工作由市、区革委会税收小组负责。
    8月30日  市革委会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同意市军管会《关于组织"工人阶级专政指挥部"的请示报告》,指挥部下设师、团、营、连。
    9月1日  市"第二次革命职工代表会议"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2 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掀起"斗、批、改"新高潮。会议通过了《哈尔滨市工代会试行章程》。
    9月7日  市革委会做出《关于机构设置的决定》。市革委会机构设3委两办17个组。其中,政治委员会下设6个组;生产委员会下设8个组;群工委员会不设组;办公室下设3个组;撤销武装委员会,其工作一部分交生产委军工组,一部分交武装部。将文革办改为文革组,由政治委领导。毛泽东思想宣传委员会办公室与宣传组合署办公。各委、办不设政工组,各组设政治指导员。卫生组由政治委划归生产委领导。关于市直属、事业和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采取并、撤、放的办法,组成71个企事业和行政管理单位,人员编制2 000人,比原来少74.3%。
    9月9日  市革委会生产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卷烟、白酒、火柴凭证供应,香皂纳入肥皂定量之内,各种鞋、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锦纶袜、毛线及其制品、化纤布及其制品、线绨被面、低档绸缎和毛巾等实行凭购货券供应。
    △  市革委会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指挥部,由耿涛、王世珉、唐桂生、吉家宽和工代会一名常委组成领导班子,下设组织组、综合组、政工组。8个区各设分指挥部。
    9月25日  市革委会常委会议讨论《哈一百开门营业的紧急报告》,同意开门营业。10月1日,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重新开业。
    9月27日  市革委会决定:成立市机电仪表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撤销原市食品仪表工业公司、市机床维修工业公司、市铸造总厂三个单位的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机电仪表工业公司革委会负责;成立市手工业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五金工具工业公司、市日用五金工业公司、市鞋帽工业公司、市木制品工业公司、市建筑五金工业公司、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市文教体育用品工业公司、市修配服务公司、市塑料制品工业公司、市服装工业公司等单位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一部分下放各区,一部分由市手工业公司革委会负责;成立市建筑工程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建筑工程公司和市机械化施工公司的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建筑工程公司革委会负责;成立市公共交通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人民电车公司、市人民汽车公司革委会;成立市轻工业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纺织工业公司、市化学工业公司、市轻工业公司和市印刷总厂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轻工业公司革委会负责。
    9月28日  市革委会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市公用事业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排水事业管理处革委会、市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处、市市政工程处、市建设局江堤维修管理处、市房地局建筑工程处、市房产维修公司、市公路管理处的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公用事业公司革委会负责。
    9月29日  哈尔滨电机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
    10月4日  市革委决定,成立市财政经济办公室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市五金交电化工公司革委会,撤销中国五金交电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司革委会,原五金交电公司和化工原料公司承担的工作由市五金交电公司革委会负责。
    10月5日  市革委会决定,成立市工商管理办公室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市烟酒食品公司革委会,撤销原中国糖业烟酒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司和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哈尔滨市公司革委会,这两个单位和原市食品公司所承担的工作由市烟酒食品公司革委会负责;成立市蔬菜公司革委会,撤销原黑龙江省蔬菜公司哈尔滨市公司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蔬菜公司革委会负责;成立市土特日杂公司革委会,撤销原市土特日杂公司、市物资回收公司和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革委会,其所承担的工作由市土特日杂公司革委会负责。
    10月8日  市革委会政治部提出中、小学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工宣队进校,在农村建立农村分校,课程由14门改为5门。
    10月14日  市革委会作出《关于建立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宝山"五七"干校的决定》。
    △  市革委会作出《关于建立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新丰"五七"干校的决定》、《关于新丰农场革委会划归新丰"五七"干校革委会领导的决定》。
    10月17日  市革委会发出《关于城市公社、分社更改名称的通知》,将原城市人民公社改称为区,原街道分社改称为人民公社。
    10月19日  市革委会召开大会,欢送哈市首批460名医务人员到农村安家落户。
    11月2日  载运哈市下乡青年的605次列车在绥陵车站与北安开来的2102次军用列车相撞,第三、四节车厢脱轨,9人受伤。
    11月8日  市革委会决定,将香坊区幸福公社、和平公社划归滨江区,将滨江区水产公社划归道外区。
    11月9日  市革委会常委会议决定,将防空战备机构定为"哈尔滨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同时决定第一、二、三战校合并,改为"斗批改学习班"。
    11月22日  市革委会生产委员会报告,全市实现了铁路、公路、航运和社会车辆的联合运输。参加联运的有340个单位,1 201台车,占全市505个单位、3 540台车的67.8%和33.6%。
    11月  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儿子欧阳湘,署名"洪新建"致信省军区司令员汪家道,揭发潘复生问题,汪将信交给潘复生,之后,欧阳湘被公安机关逮捕。30日,市革委会召开"坚决镇压反革命,掀起对敌斗争新高潮大会",宣布逮捕所谓"现行反革命分子洪新建"。12月19日,欧阳湘被押回长春305研究所批斗,后含冤而死。1978年8月,省委为欧阳湘平反昭雪。
    12月7日  市革委会发出《关于清理收缴砸烂撤销单位的财产的通知》,决定成立物资清理收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年  哈市在"反右倾"中,大抓"漏网走资派",对于结合到各级革委会的领导干部,以"叛徒"、"漏网走资派"的罪名,随意揪斗和撤职罢官。全市共揪出"漏网走资派"3 600多人,其中撤职罢官1 400多人。把已结合到市革委会工作的原市委、市人委工作人员,以各种罪名从市革委会中清除。市革委会各委办正副主任18人,有13人被扣上"漏网走资派"、"反革命两面派"、"叛徒"等罪名清除出市革委会;各组正副组长51人被送回"两委"学习班;一般干部也调走了80%。从1968年5月到1969年1月,在"反右倾"中,全市共查出"反革命复辟集团"、"右倾翻案集团"、"反革命阶级报复"等案件240起。逮捕224人,判刑47人。在"反右倾"中,已经解放没有结合的领导干部许多又被重新打倒,关进"牛棚"。据原市人委35个委办局"文革"材料不完全统计,"反右倾"中揪出所谓"右倾翻案集团"、"反革命集团"等12个,涉及110人,揪出"漏网走资派"、"黑干将"、"黑后台"等2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