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统计资料管理与公布 第三章 统计分析报告 第三节 农业与农村统计分析 哈尔滨市统计局从1954年开始进行农业统计分析,1954—1965年按农时季节编写了市郊 区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发展情况。 1974年3月市统计局编写的《哈尔滨市1973年农业生产情况》,反映了全市贯彻执行农 业“八字宪法”,推行科学种田,夺得粮菜双丰收。1975年5月编写的《郊区人民公社收益 分配情况》,反映了1974年全市郊区农村人民公社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0.8%,郊区社、队 总支出比上年实际支出增加,大于当年总收入增长的幅度,郊区农村人民公社积累的公积 金比上年增加。1980年3月市统计局编写的《猪的存栏数大幅度下降》,反映了当年2月末, 郊区猪的存栏总头数比上年同期减少6.1%,减少最多的是社队集体养猪。1981年3月编写 的《哈尔滨市郊区生猪生产情况》,反映了1980年郊区生猪生产全面下降。1982年6月编写 的《1981年国民经济统计年报综合分析资料之三—农业生产》,反映了郊区农、林、牧、副、 渔业总产值中,农、牧、渔业发展较快,蔬菜产量超过10亿斤,商品菜增加,牛羊禽有新的 发展,社员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郊区当前存在耕地面积减少,生猪生产大幅度下降,农 业产值比重下降,林业发展缓慢,郊区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生产队占1/3等问题。1983年2 月编写的《1982年哈尔滨市郊区农牧业生产情况》,反映了蔬菜总产量减少,小葱、油菜、 黄瓜、茄子、柿子、芹菜、土豆上市量增加;粮食总产量减产一成,水稻、谷子、杂粮单产 超过上年;生猪生产稳定在上年水平,家禽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1984年7月编写的《建国 35年来哈尔滨市郊区农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了35年来哈尔滨市郊区农、林、牧、副、 渔业获得全面发展。1985年11月编写的《“六五”时期哈尔滨市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浅析》, 反映了哈尔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1986年8月编写的《哈尔滨 市郊区生猪生产情况》,反映了为避免生猪存栏数继续下降,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养猪 事业,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1987年3月编写的《1986年哈尔滨市农牧业生产发展基本情 况》,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1988年3月编写的 《哈尔滨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势头、特点和问题》,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及解决的 建议。1989年5月编写的《哈尔滨市农业生产后劲不足浅析》,反映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兴衰,直接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990年5月编写的《对全市粮食生产多 年徘徊状况的剖析》,反映了在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却处于徘徊状态,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扭转徘徊局面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