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棉纺织印染业 第一章 纱 第一节 纯棉纱 1967年,国家投资833万元在阿城县筹建纺锭为1.8万枚,并配有560台1511型织布机的 阿城纺织厂。5月破土动工,1968年10月1日试生产纱,当年生产纯棉纱140吨。 1970年7月1日正式投产,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产量、质量均较低,当年生产棉 纱1547吨,一等一级品率为72.53%,低于部颁三档水平。 1976年,随着生产管理的加强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棉纱产量提高到2887吨,基本用 于本厂织布。 1977年4月,阿城纺织厂与阿城漂染厂合并为阿城纺织印染厂。1979年新增细纱锭5000 枚,总规模达到23000枚。当年产纱2626吨。同年,哈尔滨纺纱厂开始生产纯棉纱,有棉纺 锭35596枚,当年生产2830吨。 1980—1986年,哈尔滨市纯棉纺锭保持在5万枚左右,年产纯棉纱约4000吨。黑龙江纺 织印染厂(阿城纺织印染厂)自产自用,哈尔滨纺纱厂年产2500多吨,全部分配给哈尔滨市 的针织厂和织布厂,不足部分仍由黑龙江省内各纱厂调剂解决。 1986年10月,哈尔滨纺织印染厂5万枚中长纺锭和3万枚棉纺锭开始安装。经过7个月的 奋战,486台主机安装就续。1987年7月1日投入试生产,当年产纯棉纱452吨。 1987年12月,黑龙江纺织印染厂为改变工厂织大于纺、染大于织的不平衡局面,通过了 由哈尔滨市计委主持的“扩建2万枚纺锭补偿贸易可行性论证”。1988年3月,与香港美石发 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补偿贸易合同,补偿额为496万美元(人民币1864万元),以纺织品分期 偿还。项目于9月动工,总建筑面积为2739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面积18626平方米,有48台 细纱机及其配套设备。计划1990年竣工投产。由于港商资金未及时到位,工程延期。 哈尔滨纺织印染厂1987—1990年出口棉纱(含化纤纱)5399.22吨,出口交货值6636.7 万元,创汇532.38万美元。 1986—1990年,哈尔滨生产的鹿鹤春、美晶花、华美、双友等4个牌号8个品种的纯棉纱 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其中哈尔滨纺纱厂的18.2号、哈尔滨纺织印染厂的21S纯棉精梳 纱被评为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 1990年,哈尔滨市拥有棉纺锭(不包括中长5万枚纺锭)95456枚,共生产各种棉型纤维 纱10265吨,其中纯棉纱7277吨。有低、中、高档20多个品种,既能生产普通用纱也能生产 针织专用纱,基本满足了哈尔滨市纺织工业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