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军工配套产品
第三章 军用配套车辆
第二节 液压式汽车起重机

  1969年初,总后装备部根据"东风3号"导弹的技术要求,提出研制性能先进的起重机,
为导弹发射装置配套。一机部第一办公室下达研制计划,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北京起重
机厂和哈尔滨工程机械厂共同研制。
  设计中参考国内Q2-8型轮式液压起重机,选用刚强度较好的国产JN150型黄河汽车底盘。
1969年末,试制出第一台样机。1970年3月样机在北京通过了七机部鉴定,命名为Q2-12液
压汽车起重机。
  样机鉴定后,哈尔滨工程机械厂建成2000平方米液压件生产线,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
改造,将6米车床改装成卧式镗缸机。自制3米立式镗缸机和3米立式珩磨机,用于缸筒加工。
将C6-30车床加长床身,制成6米镗缸机,可完成镗、铣两台设备的工作,提高效率8倍。改
进刀具设计,使油缸加工良品率由50%提高到95%以上。同时,对阀、锁等液压件的内泄外
漏问题也采取了改进措施,将阀孔加工中的固定刀具改为浮动刀具,将白钢玉砂轮研磨改为
铬钢玉砂轮研磨,提高了液压阀、锁的精度和密封质量。此后,工厂又增加了2000吨液压机、
400吨油压机、50吨调直机和吊臂焊接工装,使起重机生产设备全面配套。产品经部队在实
战条件下风荷试验,证明该机有良好的抗风性能,能在6-7级风力条件下可靠地吊装"东风3
号"导弹。
  1970-1975年,共生产74台Q2-12起重机,除留1台进行工厂考核外,其余全部装备部队
使用。1976年5月地对地导弹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Q2-12起重机设计定型。1978年工程机械
厂生产的Q2-12和QLY两种起重机同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7年工厂开始对Q2-12起重机进行第一次改型,由主设计师陈立慧主持,车型为DY-
12A。后因底盘满足不了需要,第一次改型未投入批量生产。
  1981年由设计师张松年等人对Q2-12起重机进行第二次改型,车型为QY-12B,仍采用
黄河底盘,起升机构增设了40泵和分动箱,勾速由7.5米/分上升到15米/分。将配重由实心
铸铁改为空心铸铁,整车重心后移,改后全车减重730公斤,车辆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同
时,增加了助力操纵器,减轻操纵力,从而解决了产品定型后遗留的问题。
  1984年QY-12B起重机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证书。至1985年末,供为部队生产191台。后
因部队不再列装,转为民用产品。该机在1985年全国汽车起重机质量考核中,经受住8000次
可靠性试验,质量达到一等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