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机构与队伍 第三章 职工队伍 第一节 职工构成 市房地局1952年组建当时只有78名行政管理人员,系行政编制,没有建筑施工和维修队 伍。 1953年11月,市政府决定将市建二公司一分为二,一部分划归市建筑工程公司,一部分 划归市房地局,成立修建工程处。市房地局开始有了自己的房屋维修队伍。修建工程处约70 0多人,主要负担全市房屋大、中修和新建任务。经过三年发展,市房地局的修建职工队伍 成倍增长。1956年全局有修建职工1678人,其中技术、管理干部412人(工程技术人员121人 )。工人1266人。 由于房产管理事业不断发展,市房地局由事业费开支的人数也不断增加。1957—1958年 市房地局的管理人员在两年的时间内已增加到678人。 1959年职工人数达到6346人,工业企业1171人,修建队伍达到4527人。 从1960年精简机构、人员下放到1964年职工人数降到4251人,其中机关178人,公用事 业541人,工业生产522人,修建3010人。 1965年略有回升,组织机构也进行了调整,行业增多。当时除了公用事业、工业生产和 修建队伍以外,还增办了交通运输(车队)、文教卫生(职工中专学校和职工医院)等机构。 1965年,市房地局职工总人数为4570人。其中,机关行政编174人、公用事业482人、工业生 产731人、修建3139人、交通运输44人。 1968年市房地局并入市公用事业公司,经过整顿调整1972年4月恢复房地局,全局总人 数为1081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5696人,集体所有制职工5116人。 1975年,职工队伍更新,劳动组织调整,从社会和国营农场招收集体所有制工人497人, 全民所有制工人50人。 1976年,根据生产需要,招收集体所有制工人1416人。 1977年经过整顿调整共减少工人695人。同时,招收全民所有制工人884人,补充减员。 1978年,市房地局由于生产任务加重,出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和工种不配套的情况。2 月,经请示市计委批准招收全民所有制固定工人1000人;8月,经请示市计委批准,招收全 民所有制固定工人1680人。12月,经市计委批准招收集体所有制工人1290人。到年末,市 房地局职工总人数达到14580人,其中,全民所有制6141人,集体所有制8439人。 1979年市政府决定,房屋修缮与新建分开,成立市住宅建筑总公司。市房地局划出建筑 工程处、房建公司、机修厂和硅酸盐制品厂,分出职工7246人。当年办理退休职工子女接班 1030人。市房地局实有总人数为815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4328人,集体所有制3827人。 1980—1983年,共招收本系统的职工待业子女就业为集体所有制工人2164人。1983年7 月,市开发总公司与市房地局合并,并入职工1336人。市房地局职工增加到12988人。 1984—1987年,市房地局的职工队伍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变动。1988年,哈劳计字〔19 88〕23号文件通知,将全局系统的集体所有制职工5317人,改为全民合同制工人。1989年市 房地局在册职工11504人,其中,全民固定人员4522人,全民合同制人员5317人,集体所有 制人员524人,临时工1141人。 1990年全市房产管理系统共有职工25000人,其中市房地管理局职工11676人。 房产系统的技术人员也是由少到多,逐步发展的。1949年成立公共房产管理处时,只有 王廷义、庞家祥2名土建工程师和几名见习技术员。 1952年留用日本人工程师2人,苏联人工程师6人,搞一些修缮工程设计。到1956年,苏 侨、日侨相继回国。1957年以后,哈市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逐年分配给市房地局3—4人,最 多分配8人。 1960年以后市房地局自办技工学校,培养了一批木、瓦技工。毕业后分配到本系统的工 程处,有的补充为见习技术员。 1963年哈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划归市房地局领导。当时有工程技术人员100名。1965年市 建筑工程设计院划出市房地局。 1976年,市房地局自办“七·二一”大学,后改为民用建筑工程学院,先后有三届毕业 生充实到技术干部队伍。 1980年,根据国务院“对工程技术人员授予技术职称的规定”,先后三批对工程技术人 员进行套改、考核,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1984年统计,市房地局有技术职称的365人,其 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80人、助理工程师67人、工人技师57人、技术员130人、助理技 术员30人。另外无职称做技术工作的96人,总计461人。截止1990年,全局有高级技术职称 的技术人员14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25人,初级技术职称的546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