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其它宗教 第二章 犹太教 第一节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创建于1903年,创始人为一些俄国犹太人。1907年,由哈尔滨市犹 太人出资在埠头区炮队街56号建筑犹太教堂。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是全市犹太教最高管理机 构兼民事管理机构。1927年印制的《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组织章程》规定了该会的主要职能: “补助哈尔滨特区犹太侨民宗教之需要,管理教堂及其教师(神父)经费,管理牲畜宰杀之 祈祷,管理犹太墓地及同乡死亡殡葬之祈祷;管理和登记本埠犹太侨民之降生、死亡、结婚、 离婚等事宜;呈请中国官厅之准许,遵照中国法令,建设侨民学校及其经费之管理或其他犹 太侨民文化教育之组织;呈请中国官厅之准许,办理各种慈善事业以救助贫苦之侨民。”还 规定“凡在本埠侨居之犹太人年满二十岁者,均为本公会之会员”。 犹太总教堂建成后,由吉谢列夫掌管,行主教之职。吉谢列夫于1949年9月去逝。自1947 年以色列建国后,主教必须由其派遣。1951年由一位精通犹太古文的学者任主教(凡宗教问 题都是主教解决),教堂行政由理事会负责。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管理市内2座犹太教堂、1个祈祷所及犹太学校、养老院、医院、图 书馆、浴池、墓地和救济贫民食堂等。一切工作由本会理事会领导。 历任会长: 萨木双诺维赤·达维特,1915年离哈,俄国籍。 道比索夫·耶,1918年死亡,俄国籍。 耶力金·米,1939年死亡,无国籍。 拉维果维赤·索,1935年离哈,无国籍。 索斯金·伊,1930年离哈,无国籍。 高福曼·阿,1945年离哈,无国籍。 吉谢诺夫,1949年离哈,苏联籍。 札伊格拉耶夫,1950年退出,苏联籍。 卡涅尔,1964年离境,俄国籍。 理事会由10人组成,监事3人。 1951年社会团体登记时,是最后一届理事会,3位监事是: 索洛蒙·那达诺维赤·卡涅尔 1886年1月19日生于俄罗斯比萨拉比才省吉什乌夫市, 曾任该市布匹批发栈职员。1906年到哈,1908年任驻满洲地区面粉推销代办员,1911年任保 保夫弟兄腊烛厂代理人,1919年在中央大街开设“缶乜尔”弟兄商店,1923年任粮食经纪介 绍所所长,1946年为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附属犹太兄弟殡仪会会长,1950年为哈尔滨犹太宗 教公会副会长,1951年为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理事会主席兼犹太教堂总会理事会主席,曾任 哈尔滨犹太医院理事会理事、犹太残老院保佐委员会理事及犹太免费及半价食堂理事会理事, 1964年离哈。 库斯聂尔·缶·伊 1898年生于俄国赤塔市,布匹商人、房产业主,中学文化程度, 1924年到哈。 国次·伊·毛 1875年生于俄国果文司省沙夫里市,饰品商人,房产业主,家庭教育, 1919年到哈。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房产9216.53平方米,地产10993.95平方米。 1951年哈尔滨社会团体登记时,犹太宗教公会所属各机关负责人如下: 总教堂 国茨 新教堂 波洛我依 马家沟礼拜堂 郭别尔尼克 免费及半价食堂 布尔苏克 犹太妇女慈善会 瓦茵古尔特 养老院 布尔苏克 图书馆 艾力牙双 浴 塘 什岱因别尔各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在新中国建立后,与所在国关系一直良好。1959年9月30日,理事 会会长卡涅尔、理事会秘书阿格拉诺夫斯基向哈尔滨市宗教事务处表示,祝贺伟大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此时尚有犹太教徒130人,60年代以后,犹太人出境,犹太宗教公会 于1963年11月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