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其它宗教 第二章 犹太教 第四节 马家沟祈祷堂及其它事业 一、马家沟祈祷堂 由于马家沟附近的犹太人去道里新、旧教堂路途较远,为方便南岗一带犹太人宗教生活 之需要,由犹太人捐资于1918年在小戎街8号创设一祈祷堂,房产172.01平方米,地产 851.27平方米。 创设时会长为贾特洛维次吉,贾特洛维次吉于1940年去逝后,由特利曾任会长。特利于 1949年去逝,由郭别尔尼克接任。雅格·郭别尔尼克,1910年生于俄国赤塔市,中学文化, 1918年到哈。 教会附属事业有:1916年,犹太免费食堂成立,地址在道里炮队街,以会长金目布尔格 为代表,供给贫民免费或半费午餐。经费靠会员会费、举行晚会收入以及捐款等,每年收支 各约1万元。1921年1月成立犹太养老院设于道里炮队街,负责人拉滨诺维赤,1934年收容残 疾人24人,每年平均收入约6000元。1924年又开设犹太养老院3处,一处坐落在道里马街66 号,有砖平房4栋、木平房1栋,面积507平方米,土地面积910平方米;一处坐落在道里安静 街12号,有砖平房2栋、木平房1栋、土平房一栋、面积128平方米,土地面积234平方米;一 处坐落道里安宁街69号,有砖结构2楼1栋、砖平房1栋、木平房2栋,面积617平方米,土地 面积940平方米。 1921—1933年开办犹太诊所,1934年开设犹太医院,1栋3层楼房,1栋砖平房,建筑面 积994平方米,坐落于道里商市街(红专街)4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犹太人逐渐减 少。1951年有床位40张,1953年租给东北第一工程公司做职工医院。 按犹太教思想,生与死是同一个现实不可分的两方面。面临死亡时,犹太教徒处之泰然, 墓地被认为十分重要,会堂(教堂)与公墓是犹太人最关心的地方。犹太墓地原址在南岗傅 家甸街5号,有砖结构2楼1栋,砖平房1栋,面积545平方米。1958—1959年,墓地迁移到哈 市东郊荒山嘴子。1958年7月26日,在迁移市内外侨墓地时,以色列总律法博士盖尔曹格给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来电,要求把哈市犹太律法博士吉谢列夫尸骨及亲属以及其他以色列侨 民的尸骨发往以色列。 此外,哈尔滨市还有犹太妇女慈善会、犹太图书馆和犹太浴塘等。 二、犹太教会学校 犹太教会学校是全市唯一的一所犹太人学校,1919年建于道里区炮队街(通江街64号, 朝鲜二中)。这座建筑与炮队街(通江街)80号的伊斯兰寺院相似,二层悬空着的塔柱,是 寺院入口处光塔的缩影,同时,二层窗上的双圆心尖券又与犹太新教堂的门窗相一致。窗上 的六角形窗棂图案也是犹太教的特殊标志。入口和转角处的拱券为马蹄形,门厅上用一个小 椭圆形穹顶覆盖。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典型犹太建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