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农副产品价格 第四章 干菜、调味品价格 第三节 调味品、酱菜 哈尔滨沦陷后,日伪政权对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酱油实行统制,价格随粮价起伏上下波 动。1934—1939年,酱油价格变动不大,醋价下降,花椒、大料、味素价格呈上升趋势,以 1934年价格为100,1939年酱油、醋、花椒、大料、味素价格指数分别为102.9、74.1、 136.0、744.4、1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提高调味品、酱菜的生产能力,稳定市场价格。 1951年,酱油开始执行国家定价,每500克1500元(旧人民币,下同),花椒、大料、味素 仍实行市场调节价,其中花椒价格为每500克17900元、大料为每500克15700元、味素为每瓶 (14克)7000元。1952—1985年,调味品、酱菜价格虽多次调整,但幅度不大,基本稳定。 1987年后,随价格改革的深入,酱油、醋、味素价格改为国家指导价,并根据成本变化 进行相应地调整。由于原料涨价,成本提高,致使其价格涨幅较大。1990年,酱油、醋、味 精价格分别比1987年上涨100%、120%、14.2%。各种酱菜价格也呈逐年上涨趋势,1990 年比1985年上涨80—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