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专业计划 第二章 农业生产计划 第二节 “二五”计划 一、“二五”计划的制定与前三年的执行 制定“二五”规划纲要时市未管县,规划范围只限郊区。根据中共中央提出“苦战三年, 改变农村面貌”的指导思想,要求农业按照“工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发展农副 业生产,提前实现中共中央提出《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争取在“二 五”前三年使郊区农业现代化。继续贯彻执行农业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以发展蔬菜、畜 牧、水稻为中心,实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使郊区成为菜、乳、肉、蛋、米、瓜、 果之乡,以保证城市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影响下,指标定的过高。要求到1962年郊区农业总 产值达到3亿元(1957年不变价格),比1957年增长9.7倍,平均每年增长63.3%,粮食作 物亩产达到500公斤(每公顷7500公斤)增长4.7倍;蔬菜亩产达到6530公斤(每公顷9.8 万公斤),增长7.8倍;生猪存栏达到50万头,增加6.9倍;奶牛存栏达到1万头,增加90%; 家禽存栏达到300万只,增加4.2倍;水产品和瓜果作到基本自给。还提出苦战三年实现 “十化”的目标。 前三年由于规划脱离实际,加上1960年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实际达到的生产水平同规划 相比差距很大,不仅农业生产没上去,“高产卫星”没放成,畜牧业的高指标没达到,反而 出现了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和一平二调,使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而且也影响 到供应城市的农副产品出现紧缺。 郊区到1960年农业总产值仅完成3336万元,虽比1957年增长29.4%,平均每年增长 8.97%,同规划要求的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显然差距甚大。其它各项生产指标的差距也不小。 粮豆总产量完成3431万公斤,比1957年还下降2.8%,平均公顷产量1110公斤,比1957年下 降15%;蔬菜总产量达到2.78亿公斤,比1957年增长38.3%,平均公顷产量1.28万公斤, 比1957年增长15.2%,但是同规划的高指标相比,仍然相差很多;大牲畜存栏下降,奶牛 存栏有增加,生猪和水产品的产量比1957年下降。生猪存栏完成6.36万头,比1957年略有 下降;水产品产量完成274万公斤,比1957年下降16%。1960年城市已出现粮食和肉、蛋、 水产品供应紧张的状况。 二、后两年经济调整 1961年和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方针,两个年度计划突出了 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地、 因地制宜地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大力恢复和发展 生产力,加速农业技术改造,高产多收和多种多收。要求远郊(含县)以粮为纲,近郊以菜 为纲,在保证粮食、蔬菜增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业,争取多种经营有较多增长。两年 农业生产计划(含8个县)的安排:1961年要求粮豆播种面积保持1960年水平,提高单产; 蔬菜按城镇人口平均日食净菜0.5公斤进行安排,其它生产指标要比1960年增长。对实现计 划的措施,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拖拉机、机引农具和马拉农具,机械化程度达到 10%,半机械化程度达到56%;续建龙凤山、二龙山两个水库和万家灌区,发展机电井、土 机井,使水利化程度达到10%,还要通过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办法发展小型发电站。1962年 计划的总播种面积仍保持1961年水平,其中:粮豆薯面积略增,蔬菜面积略减,各项生产指 标要求比1961年增加。要求继续增加拖拉机和农机具,使机械化程度提高到13%—16%。要 加强农机具的维修和配套,提高配件生产能力,合理安排修配网点。继续搞好大牲畜的保护 和繁殖工作。要求以生产队为基础,继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力争多种地,合理施肥,多打 粮。 1961年和1962年农业继续受灾,经过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简称农业“六十条”),加上各行各业支援农业,虽然没有完成两个年度计划,但在战胜 自然灾害上,做出了努力。1961年全市完成粮豆总产量8.3亿公斤,比1960年减少11%。蔬 菜总产量比1960年下降44%,大牲畜、生猪和家禽存栏都比1960年有所下降。1962年全市粮 豆总产量完成10亿公斤,比1961年增长20.5%,蔬菜总产量完成4.3亿公斤,比1961年减 少38%,大牲畜存栏略有增加,奶牛、生猪、家禽仍有所下降。 市郊区农业受灾情况比各县还重,1961年农业总产值只完成3212万元,不仅比计划差距 大,还比1960年下降4%。粮豆总产量完成3411万公斤,比1957年还下降3.4%。蔬菜总产 量完成2.54亿公斤,比1960年下降8.7%。畜牧业都没有完成计划,但比1960年有增有减, 大牲畜存栏增长1.2%,生猪存栏增长15.5%,家禽存栏下降14%。1962年遇到从春到夏 70多天酷旱无雨,郊区农业生产遇到的困难更大。1962年农业总产值仅完成2302万元,比 1961年又下降28.3%,粮豆总产量完成2611万公斤比1961年下降23.5%,蔬菜总产量完成 1.56亿公斤,比1961年下降38.6%。畜牧业的大牲畜略有增加,生猪和家禽大幅度下降。 两年调整中,虽然连续受灾没有完成生产计划,但是生产力有所恢复。全市1962年农村 劳动力已达75.5万人,比1957年增加3.1万人,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达到6.8万人,也超过 1957年。市郊区农机耕地面积的比重上升到13.8%,市郊区水利灌溉能力达到4300公顷,比 1957年增加50%,这些都为从1963年开始的继续调整创造了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