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有机化学工业 第三章 精细化学工业 第六节 环己胺 1967年10月,化工四厂根据机械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需要,向化工部申请生产环己 胺并报告了生产准备情况,取得化工部核留外汇12万元的支持。1968年,环己胺投入试产, 年生产能力为100吨,全年生产20吨,为工厂创造利润20余万元。 1975年1月,因化工四厂环氧树脂工段发生爆炸事故,致使其丧失生产能力。为恢复环 己胺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化工四厂对环己胺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年生产能力扩大到250 吨。 1980年,橡胶行业轮胎产量上升,市场对环己胺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为此,化工四厂 安装6台电解槽、2台氢化反应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000吨,创利润120万元。 1981年,轮胎减产,造成环己胺严重滞销。1982年暂时停产,设备封存。 1983年5月,市场形势好转,环己胺恢复生产,当年生产331吨,创利润112万元。1984 年,环己胺畅销,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48.6吨。 1989年为进一步提质降耗,化工四厂对环己胺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改用内循环冷却,提 高了冷却效果,降低产品单耗,使每吨消耗苯胺由1150千克降至1050千克。 1990年生产396吨,一次合格率为100%。1969—1990年共生产环己胺4144吨,创产值31 08万元。 1980年、1984年、1988年环己胺产品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6年由北京化工 研究院标准化归口单位认定该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1990年重新复证,取得了认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