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第十一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六节 哈尔滨绝缘材料厂 哈绝缘材料厂,座落在动力区大庆路15号,是国家绝缘材料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 品有绝缘漆、合成树脂和胶、层压制品、浸渍纤维制品、云母制品、电工压塑料、薄膜及复 合制品和压制件七类。 哈绝缘材料厂的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所属的东北电器总厂第六分厂,建于1947年,厂 址在原合江省东安市(今黑龙江省密山市)。1949年6月,南迁沈阳,其中部分设备和人员 并入东北电工七厂(现沈阳电缆厂)成为该厂的绝缘材料车间。 1950年10月,沈阳一大批工厂北迁时,东北电工七厂绝缘材料车间迁到吉林,1951年初 又迁到哈尔滨,成为东北电工四厂(现哈电机厂)的一个车间。1956年初,扩建为哈电机厂 绝缘分厂。同年7月1日,经电机制造工业部批准,与哈电机厂分开,成立了哈尔滨绝缘材料 厂。 建厂时,国家投资106万元进行扩建,1958年6月,经国家全面验收批准投产。当时,工 厂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主要设备58台(套),形成固定 资产原值1183万元,职工总数1033人。当年,生产95种产品,产品产量达到4870吨,是设计 能力1050吨的4.6倍。 1966年,根据一机部指令,调配各类人员230人,各种设备93台,包建了东方绝缘材料 厂。 该厂是在多次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从1959年以来,新建了有机硅车间、 瓷漆车间、胶木粉车间和压塑料生产线;改造了厂内地下库和印刷电路板工段;建成了贮油 罐,完成扩建锅炉房及联苯炉增容等工程。尤其是经过“七五”技术改造,新建、扩建了湿 法分厂、新型油漆分厂、新云母厂房和热电联产等项工程,自行设计制造了2000吨和2400吨 油压机等大型设备,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在改革开放年代,哈绝缘材料厂先后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为30万和6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 组配套的绝缘材料制造技术,从英国ERF公司引进DMC、SMC不饱和聚脂塑料生产技术,均已 形成生产能力。从联邦德国引进双螺杆挤压机和F、H级绝缘漆,研制成功9433、9434不饱和 聚脂玻璃纤维塑料、9309—1环氧酚醛纸板和定型槽楔等3种产品,达到国际水平。9326—1 长规格三聚氰胺玻璃布板、9453和9454氨基塑料(无石棉)、9367环氧涤纶玻璃布管、9334 双马玻璃布板、9115亚胺环氧浸渍漆等27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30万和60万千瓦火力 发电机组研制的“定型槽楔”和“波纹板”分别获机电工业部技术进步一、二等奖。为“长 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的“聚酰亚胺板”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工委的 表彰和嘉奖。 该厂生产的绝缘材料应用于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及机械、电子、航天、石化、冶金、 矿山、交通、轻纺和军工等领域,在国内30个省、市和自治区占有市场,并远销60多个国家 和地区。 至1990年,累计生产产品16.6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实现利税2.67亿元, 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3529万元。1990年,生产能力达到11000吨,是原设计能力的9.1倍。 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六好企业”、“质量管理奖企业”、“省级先进企业”、哈尔滨市重合 同守信用企业”和“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