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组织沿革和基层组织 第一章 市级组织 第四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哈尔滨市第二届委员会 1958年7月15—29日,中共哈尔滨市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选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45人。 委员:马开印、王化成、王正之、王季愚(女)、王发武、王兴华、王馥(女)、白天、 石青、艾力、艾楚南、任仲夷、安文、李亭植、李亚非、李坚、邢子陶、许凤图、吕其恩、 宋新和、吴宏毅、谷凤鸣、邵汝群、张树德、张鸿树、陈达、陈振球、武通甫、林肖硖、郑 依平、胡传经、郭卫人、赵尚朴、姚学融、贺大增、高云帆、高可际、高铁、徐宝栋、贾正 操、黄葳(女)、崔金印、钱兴门、鲁光、解长林 7月30日,第二届市委第一次全会选举并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仲夷等11人为常委,任 仲夷为第一书记,吕其恩、张树德、林肖硖、郑依平、郭卫人(经中共中央批准,郭伟人改 名为郭卫人)为书记处书记。 全会选举常委:任仲夷、吕其恩、张树德、林肖硖、郑依平、郭卫人、艾楚南、王化成、 宋新和、石青、贾正操 中共哈尔滨市第三届委员会 1960年10月10—19日,中共哈尔滨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选举第三届委员会委员43人、候补委员6人。 委员:丁哲民、马开印、王馥(女)、王化成、王正之、王兴华、王宏伟、王季愚(女)、 冯毅、艾力、艾楚南、白天、石青、安文、邢子陶、江村、许凤图、任仲夷、陈达、谷凤鸣、 李亚非、邵汝群、吕其恩、吕学坡、吕海光、林肖硖、郑依平、张屏、张树德、张鸿树、胡 传经、赵尚朴、赵荫华、赵胜前、姚学融、高可际、贾正操、郭卫人、郭春林、钱兴门、徐 宝栋、崔金印、黄耕夫 候补委员:王钦宏、彭克(女)、崔玉、薛占祥、李善增、宋新和 10月22日,第三届市委第一次全会选举并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仲夷等13人为常委,任 仲夷为第一书记,吕其恩、林肖硖、郑依平、张树德、郭卫人为书记处书记。1961年3月, 张树德调离。4月,第三届市委第二次全会选举并报经中共中央批准,吕其恩为第二书记, 艾楚南、王化成为书记处书记,石青、贾正操为书记处候补书记,马开印、郭春林为常委。 全会选举常委:任仲夷、吕其恩、林肖硖、郑依平、张树德、郭卫人、艾楚南、王化成、 贾正操、石青、陈达、许凤图、王兴华 增补常委:马开印、郭春林 中共哈尔滨市第四届委员会 1964年1月3—13日,中共哈尔滨市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选举第四届委员会委员42人、候补委员6人。 委员:丁哲民、马开印、王玄(女)、王军(女)、王馥(女)、王化成、王正之、王 兴华、王宏伟、王季愚(女)、艾力、艾楚南、石青、冯毅、冯肖山、田德民、安文、江村、 许凤图、任仲夷、陈达、谷凤鸣、李亚非、邵汝群、吕其恩、吕海光、张屏、张克平、林肖 硖、郑依平、胡传经、赵尚朴、赵胜前、姚学融、郭卫人、郭春林、高可际、贾正操、钱兴 门、徐宝栋、彭克(女)、黄耕夫 增补委员:王观潮、肖一舟 候补委员:王哲、王钦宏、伞裕民、李善增、宋新和、薛占祥 1月13日,第四届市委第一次全会选举并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仲夷等14人为常委,任 仲夷为第一书记,吕其恩为第二书记,郑依平、林肖硖、郭卫人、艾楚南、王化成为书记处 书记,石青、贾正操为书记处候补书记。1964年11月,中共中央任命王观潮为市委委员、常 委、第二书记,吕其恩为书记处书记。1965年1月,中共中央任命肖一舟为市委委员、常委、 书记处书记。7月,免去林肖硖书记处书记职务。12月,增补张屏为常委。 全会选举常委:任仲夷、吕其恩、郑依平、林肖硖、郭卫人、艾楚南、王化成、石青、 贾正操、陈达、许凤图、王兴华、马开印、郭春林 增补常委:王观潮、肖一舟、张屏 1967年2月,市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夺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