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有机化学工业 第三章 精细化学工业 第四节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是精细高分子化工产品。1977年,化工四厂开始试制聚丙烯酰胺,整体工程 资料由黑龙江省化工研究所提供,水合部分技术资料由抚顺化工厂提供。1978年投入生产, 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吨,主要品种胺体含量为8%。 1978年下半年试制组又去广州等地学习“乳液聚合”的方法。回厂后即组织生产反相乳 液聚合的粉末状聚丙烯酰胺。由于技术不成熟,安全性能差,加上能源紧缺,1980年初乳液 法生产停止使用,改为生产含量为20%的胶状聚丙烯酰胺。该产品用于佳木斯造纸厂做纸张 的补强剂,后因加入补强剂使纸张成本相应提高,造纸厂不愿继续使用,所以此产品没有形 成生产能力。 1980年,化工四厂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水溶液法生产高分子量聚 丙烯酰胺产品,得到了分子量大于1000万以上的胶板产品。但使用的是硼酸和氢氧化钠,产 品成本很高。车间技术人员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聚合配方,可使每吨成本降低1000元, 但质量不稳定,后经多次试验初步解决了质量和安全问题。 1981年3月,由于市场需求粉末状聚丙烯酰胺,化工四厂设计安装了1台胶板粉碎机和2 台滚筒干燥机,增加了防粘干燥、滚筒干燥和粉碎、包装3道工序,生产出粉末聚丙烯酰胺, 形成年产200吨的生产能力。1982年平均每月产聚丙烯酰胺3—4吨,但质量不够稳定。1983 年经科技人员多次研究试验,聚合配方采用碳酸钠,引发采用低温新工艺,质量基本稳定。 月产8吨,每吨成本降低700元。 聚丙烯酰胺自投产后,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多次改造。将水合工段两塔串连,改单塔 运行为双塔运行,提高了生产能力;真空系统由真空机械泵改为水力真空泵,降低了消耗。 1988年,化工四厂引进大连理工学院的载热蒸发先进技术设备,使工效提高近5倍,并提高 了产品质量。同年经多次研制,低浓度单体经过进一步提浓后生产出结晶丙烯酰胺单体,增 加了系列产品。1990年结晶丙烯酰胺单体被评为黑龙江省新产品金龙杯一等奖。同年生产13 6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