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地方行政机关 第四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哈尔滨市地方行政机关(1945-1949年) 第一节 哈尔滨市地方维持会及苏军管制下的哈尔滨市政府(1945年8-12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哈尔滨市地方维持会随即成立。原伪满哈尔滨市商工 公会会长张廷阁任会长,原伪满滨江省省长王子衡、原伪满哈尔滨市市长袁庆清、原伪满哈 尔滨市警察局局长宫文超、原伪满第四军管区上校参谋舒秋石任副会长。 19日,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市,建立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及哈尔滨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 简称“军管会”),对哈尔滨市实行全面管制。21日,苏军军管会发布第一号命令:所有民 政机关继续履行职责;所有工商业者继续营业;商品、食品应保持现有价格,禁止销售一切 酒类;保障学校、医院、诊所及文化和公共设施正常工作;市民拥有的武器、弹药、军用器 材等物资及无线电话设备须全部送交军管会;所有伪满军用仓库、栈房储存的物品均归苏军 所用。 25日,苏军军管会宣布解散哈尔滨市地方维持会,组成在苏军管制下的哈尔滨市政府, 任命张廷阁为哈尔滨市市长,关鸿翼、巴拉诺夫(苏联侨民)为副市长。 苏军军事管制期间,苏军军纪松驰,少数军官和士兵奸污妇女、劫掠财物,严重损坏了 苏军的声誉,特别是松江军区司令员卢东生因遭受苏军士兵抢劫而被杀害,更加引起市民强 烈不满。1946年1月16日,在道外区太古街曾发生枪杀苏军军官和士兵的事件。 苏军进驻哈尔滨市后,以“战利品”名义,从哈尔滨向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运送大批 机械、工业设备(机器和器材)、粮食等物资。1945年11月,苏军将承担战时运输任务的中 国黑龙江水系船舶共计208艘,其中包括客轮、客货轮、拖轮、驳船、工程挖泥船、航标艇、 作业驳船等,也当做“战利品”拖往伯力。苏军全部撤走以后,伪满留下的大部分工厂企业 和黑龙江水系的航运基本陷入瘫痪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