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综合发展计划 第八章 "七五"计划 第一节 计划的制定 “七五”计划是个具有立法约束力的五年计划,计划内容比较完整。“七五”计划确定 的五年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使人民得到实惠三项任务, 加快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步伐,为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较强吸引力 和辐射力的、文明程度高的、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奠定基础。为实 现这个发展目标,“七五”计划时期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速“四个转化”,即加速经济体 制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化,加速城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加速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 化,加速服务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 为实现“七五”计划确定的五年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 经济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十项工作是集中人力、财力、 物力,加强能源、交通、原材料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企 业经济效益,开拓新兴产业;发挥科技优势,推进技术进步;调整政策,大力发展集体和个 体经济;以组建大型企业群体为重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建立出口商品基地,增强出口创 汇能力;依靠政策和科学,保障农业稳步增长;兴办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 企业升级,把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搞好智力开发,加速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努力使人民得到实惠。对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的十件大事,在“七五”或 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有步骤地加以解决。加快以综合开发改造棚户区、倒危房为重点的住 房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抓紧以蔬菜为重点的副食品基地建设,解决好“菜篮子”问 题;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缓解“乘车难”;综合治理城市“脏、乱、差”,改善市容环境卫 生面貌;加快邮政电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通信能力;加强供排水、煤气和集中供热设施建 设,提高普及率;搞好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消除火险隐患,提高灭 火能力;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三是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在企业机制、市场机制和宏 观管理机制等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基本达到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初 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增强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能力,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经济运行由主要靠行政手段调节转向主要 靠经济手段调节;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初 步形成运转灵活、效率较高的管理体系;完善市区两级管理体制,使区有责、有权、有钱, 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发展总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的具体经济发展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计划达到87.89亿元,比1984年增长64.6%,平均每年增长10.5%。 国民收入,1990年计划达到71亿元,比1985年增长59.5%,平均每年增长9.8%。 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146.6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比1985年增长54.3%, 平均每年增长9.06%。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包括村和村以下工业),比1985年增 长54.6%,平均每年增长9.1%。农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比1985年增长48.3%,平均 每年增长8.2%。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0年计划达到70亿元,比1985年增长81.8%,平均每年增长12.7%。 对外贸易,1990年出口商品供应额计划达到8亿元,比1985年增长2.64倍,全市自营进 出口贸易总额1990年计划达到2.0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5亿美元,进口额5600万美元。 财政收入,1990年计划14.5亿元,比1985年增加4.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4%。 市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五年计划为47.38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36.04亿元。 人口,到199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40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人口自 然增长率平均每年控制在7.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