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工程科学技术 第十一章 交 通 第三节 铁 路 一、机 车 1915年,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从美国购进800台叠克博托机车散件,1916年第一批装 配出389台。 1961年,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简称哈铁科研所)施松平与哈工大范崇惠等研制成2940千 瓦(4000马力)内燃机车驾驶自动化,机车驾驶控制采用自动修正的数字控制系统。1962年, 哈铁科研所、哈尔滨机务段邹德明等研究改进浇挂白金工艺,由原来每台机车洗修5—6个套, 下降到1—2个套,可节约工时和材料。1963年,哈铁科研所程先知与铁道科学院、清华大学、 哈尔滨汽轮机厂、大同机车厂等研制成长征型001号2205千瓦(3000马力)燃汽轮机车,被 定为全国重型机车之一。 1981年,哈铁科研所、哈尔滨机务段金丽荣等研究改进前进型蒸汽机车阀装置,供汽率 提高3%,通风脉动波形峰值减少8.1%。并提高了机车热效率。1982年,金相益等研制成 前进型蒸汽机车热管预热器,用于吸收机车烟筒排放的余热、加热空气,然后引入炉膛参加 燃烧,余热回收率为20%。热效率提高7%,并减少了污染。1983—1985年,哈铁科研所、 哈尔滨机务段刘忠基等研制成蒸汽机车自动排污装置,提高了蒸汽质量,减缓结垢速度,减 轻了排垢污染。1986年,哈铁科研所张文锦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蒸汽机车牵引计算,使原5 个人2个月的工作量,用几分钟即可完成。王启华等研制成TKJ—1型锅炉烟垢消除剂,节煤3 —5%,减缓锅炉的腐蚀。哈尔滨铁路局机务段、三棵树机务段薛良弼等研究成内燃机车防 蚀、防垢硅系复合配方,可做内燃机冷却水添加剂。1987年于波等研制成JGK—1型机车感应 耦合度测试仪。1988年,王志宏等研制成电控放风阀试验台,解决现场的测试需要。哈尔滨 铁路内燃机械厂边宏丽等研制成GTV—400型公路、铁路两用轨道牵引车进行站内调车。 二、车 辆 1959年,哈尔滨铁路局(简称哈铁局)车辆处、哈工大吴元亨等研究成闪光对焊接车辆 圆弹簧工艺,每个焊缝只需10—20秒。1960年,铁道部在哈市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1960 年,哈尔滨车辆厂李文沛等研制成第一辆KI型60吨铆焊混合结构的自翻车。1963年被定型为 KF—60型自翻车。用于运输矿石、煤及其它散状货物。 1964年,哈铁科研所王清生和天津电焊条厂研制成低碳钢芯球墨化高强度铸铁焊条,可 堆焊车辆球墨铸铁轴瓦和堆焊工艺修复车辆轴瓦,属全国首创,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7年李文沛等与四方台车辆研究所研制成KF5—100型利用油压作倾翻动力载重100吨的重 型自翻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2年,哈尔滨车辆厂沐宏等研制成D10型90吨凹底平车。又研制成D23型载重235吨的 双支承大型平板货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哈铁局章安群等与三棵树车辆段研制成配套的静电除尘装置。哈尔滨车辆厂、 哈铁局于正寰等研制成TVC—3000型客货车轮轴荧光磁粉自动探伤机,获1984年机械工业部 科技成果三等奖。张俊克等为哈尔滨儿童公园设计出“少先号”儿童列车,为换代列车。哈 铁科研所侯一华与铁道部车辆局等单位合作,在全国推广应用红外线技术探测车辆轴温,建 成38个轴温测试点,减少燃轴事故50%以上,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哈尔 滨车辆厂张俊克等研制成球团矿车,载重55吨,用于装运烧结矿石和烧结球团。哈铁科研所 张运刚等研制成大秦线第二代红外车辆轴温监测系统,防止热轴事故,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 等奖。哈尔滨车辆厂、哈工大陈嘉椿等研制五吨桥式自由锻锤砧下直提减震,具有明显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1987年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哈铁局计量中心周加其等研 制成轴径专用游标卡尺。 三、通信信号 1976年,哈铁科研所顾千予等研制成小站电子集中设备,集中控制车站信号,指挥列车 安全运行。1977年,哈铁科研所、天津调节器厂左明山等研制成变频点式机车信号和自动停 车装置。实现地对车的信息传输,防止天气不好或乘客人员疏忽造成冒进信号事故。 1981年,左明山等研制成变频点式机车报警及自动停车装置。司机在规定时间内未采取 相应措施,停车器迫使列车自动停车,防止冒进信号。哈铁电务处赵伯荣研制成8505色灯电 锁器车站交流停电检查进路表示装置,保证了行车安全。1987年,丁成之研究成功信号试验 车微机自动检测,实现机车信号地面设备电气特性的自动检测。1988年,哈铁科研所吉万年 研制成钢轨绝缘接头加强装置,延长了绝缘件的使用寿命。哈铁局通信信号器材厂和机务处 邓迎宏等研制成DJP—37型电脑离极频机车信号。1989年,哈铁局机务段、通信信号器材厂 胡曾臣等研制成LSJ—88型列车速度监督装置,防止车辆冒进信号。电务处梁殿岐等研究成 粘接式电缆连接装置,保证通讯电缆气闭性良好。 四、铁路线桥 1978年,三棵树木材防腐厂、沈阳配件厂何首刚等研究成枕木刺孔机,解决木质较厚沥 青浸泡不透的问题。 1981年,哈铁局工务段与铁道科学院进行了无缝线路试验。1983年,与林口工务段张洪 达等创造新型的铁道液压起拨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手把操作力只需25公斤。作 业时不侵入界限,既能起道又能拨道,保证作业和安全效果显著,获1985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1985年,哈铁路局桥梁队、铁道科学院孙国潘研究成“测定动力特性的办法”,判断桥墩病 害准确率达95%。1989年,哈铁局工务段、哈市宇航技术公司等完成JT—1型超声波钢轨夹 板探伤仪,进行钢轨夹板探伤。 五、列车编组 1977年,哈铁科研所、哈尔滨车站仲崇本与哈工大等研制成全国第一台TDJ型减速顶。 溜放车辆实现安全连挂。又同西安信号厂等研制成TJK型车辆减速器,用于车辆制动。两项 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哈铁路局、哈工大魏树新等研制驼峰调车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速度50万次/秒。 1980—1985年,哈铁减速顶中心仲崇本、王兴良等开发和生产出加速顶、减速顶、可控 减速顶、减速器4个系列、15个品种的减速设备,铁道部对此先进调速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 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运输管理 1983年,哈尔滨铁路分局、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联合制成微机控制的调度监督设备。改 变了列车调度指挥方式,提高了指挥效率。1985年,哈铁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建成运营管 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改善了铁路运营管理,获1985年全国计算机应用成果展览一等奖。1987 年,哈铁减速顶中心仲崇本等研制成哈尔滨铁路局运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获黑龙江省科 技进步一等奖。北方交通大学、哈铁路局张于心研究成哈尔滨铁路枢纽综合网络系统。1988 年,哈铁科研所耿竽真等研究成电子计算机中文情报检索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