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烽

 
    (1910-1991),曾用名傅玉溶、傅乃琦、彭勃、洛虹、罗迅、克宁等。辽宁省沈阳市人。1928年初考入哈尔滨呼海路传习所。期间,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阅读了大量进步文学作品,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在《晨光报》副刊《江边》上发表诗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呼海铁路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后任中共道外区委委员。1930年初起,他在呼海路办起了"知行储蓄合作社",并创办了《知行月刊》。在刊物上以谈储蓄的知识及好处,传播马列主义和进步文艺,社员达300余人,并在呼海路建立了工会。"九一八"事变后,从事专职革命活动,受市委书记杨靖宇指示,秘密出版了反日总会的《民众报》,在国际联盟派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来哈尔滨时,他与金钊啸分别在《民众报》上写文章,画漫画,揭露"国联"的伪善面目,指明国际调查团实际是帝国主义的御用工具,号召民众不能寄希望于“国联”,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家园。之后,受命领导哈尔滨的进步文艺运动,团结左翼文化人士,开展反日宣传。1933年夏,他与金钊啸通过陈华编辑《大同报》文艺副刊之机,创办文艺副刊《夜哨》,进行反日宣传。在创刊号上,他发表了独幕讽刺剧《两个阵营的对峙》,并借用铁路员工之口喊出:"起来,全世界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罪人!"《夜哨》停刊后,又利用《国际协报》副刊进行反日宣传。这期间,他写出了许多反映反满抗日的文学作品。1934年4月,哈尔滨党组织遭到大破坏,6月12日遭到逮捕,直到1935年4月才获释。出狱后,他与妻子白朗去上海,加人"左联"。解放后,从事文学创作。1991年1O月23日于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