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针织业 第三章 针织长丝面料 第一节 经编长丝面料 1976年,黑龙江省纺织公司拨给哈尔滨经编厂21台国产2303经编机、4台整机后,哈尔 滨市第一轻工业局将从东德进口17台经编机拨给哈尔滨经编厂。1977年,哈尔滨经编厂利用 现有设备,采用进口的日本丝开发了经编长丝面料。这种经编长丝面料工艺比较简单,都是 平纹结构,当年生产38吨,入库一等品率为80%。以此面料生产的百褶裙,投入市场后,颇 受消费者喜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1979年,哈尔滨经编厂为提高经编长丝面料染色质量,安装了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其 生产技术填补了黑龙江省的空白,并获黑龙江省科学委员会三等奖。1980年生产经编长丝面 料239吨,实现工业产值956万元,利润276万元。喜鹊牌经编化纤衬衣布被评为纺织工业部 优质产品,经编衬衣布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由于涤纶经编面料易透灰,价格下跌,购 买力逐渐减小,仅限于加工儿童服装,成年人的需要量微乎其微,1982年仅生产180吨,实 现利润22.4万元。 1982年以后,哈尔滨经编厂改变了将经编长丝面料加工成服装销售的方式,改为直接销 售经编长丝面料,并根据经编长丝面料的特点和市场形势,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先 后研制试织了起绒布、斜纹布、富丽绒、迪斯绒、摩云绒、峰王绒、西施绒等装饰用布,扩 大了销路。1983年,生产352吨,实现工业产值1408万元。冰帆牌经编涤纶褶裥布被评为黑 龙江省优质产品。1985年,喜鹊牌D6214网眼面料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7年,D285 大斜纹面料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88年,哈尔滨装饰织物厂(即哈尔滨经编厂)兼并了哈尔滨市床上用品厂,从日本引 进绗缝机1台,从东德、波兰引进缝编机4台、梳毛机1台,并增购了国产手操印花台板3台套, 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利用引进的新技术生产了尘笼纺网薄型无纺布, 改变了经编长丝面料单一的局面,获哈尔滨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当年共生产102吨,其中D506 富丽绒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9年,D510迪斯绒面料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90年,哈尔滨装饰织物厂将原料结构由单一的涤纶长丝改变为多种原料交织,形成了 经编、缝编、印花、无纺布、绗缝花式绒等产品系列。至此,哈尔滨市生产经编长丝面料的 厂家只有哈尔滨装饰织物厂1家,拥有主要专业生产设备52台。当年共生产经编长丝面料98 吨,产品入库一等品率为64.6%。实现工业产值380万元,完成利税59.6万元。 经编长丝面料工艺流程: 按工艺组进原料→原料检验→整经→上轴→穿纱→编织→下机→打印→检验→入库 经编染整工艺流程: 前处理→洗水→漂染→原处理→洗水(或特种整理)→出布脱水→拉布→定型→检验 →入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