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文教体育用品 第一章 文教用品 第一节 铅 笔 一、木制铅笔 1948年,哈尔滨市有生产铅笔的小工厂和手工作坊58家,工人388人,资金86646万元 (东北币),日产铅笔12402罗。 1949年11月10日,哈尔滨市实业公司与上海中国标准铅笔厂合资建立了公私合营哈尔滨 中国标准铅笔公司(简称哈铅笔公司),1950年1月正式投产,产品有鼎牌红黄杆3577#、 飞机牌200#、鼎牌红蓝铅笔3个品种。 1952—1953年,哈铅笔公司进行工艺改革,铅芯的挠曲强度由每平方厘米3000克提高到 5300克,解决了铅芯易折问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56年,哈铅笔公司组成了以黎思葛为 主的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进行攻关,经反复试验,总结出一整套脱水、氧化、烧结不同计 时温度段的曲线烧结法,使铅芯的挠曲强度提高到7700克,超过了日本克丽牌铅笔的铅芯强 度,闻名于全国同行业。 1958年,哈铅笔公司以革新能手董江泉为首,研制圆杆螺旋条纹铅笔获得成功,结束了 德国施德楼垄断园杆螺旋条纹铅笔生产的历史。螺旋条纹铅笔投产后,带动了各种铅笔大量 出口。同年,哈铅笔公司由日本购进了专用三色印花机,自行设计生产了具有民族风格图案 的历史名人(如李白、杜甫、岳飞、屈原、郑成功等)铅笔,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1964年,哈铅笔公司针对制杆车间窄支胶板利用率低的问题,创造出“三合一窄支拼板 新工艺”,提高锯头产量1/3倍,提高制杆效率1/3倍,系国内铅笔行业的首创。同年,配 合哈尔滨轻工研究所研制改性尿素甲酸树脂胶获得成功,解决了骨胶、皮胶供应紧张而困扰 生产的关键问题,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首创。 1970年,哈铅笔公司设计制造非皮头铅笔包装机获得成功,实现了铅笔套封自动化,减 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手工包装改为机械化包装奠定了基础。 1973年,哈铅笔公司与哈尔滨油漆厂开展技术协作,试制成功丙稀酸树脂铅笔光漆,于 1980年投产,提高了铅笔的外观质量。 1975年,轻工业部给哈铅笔公司投资1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扩大木制铅笔生产。改 造后,哈铅笔公司机械化程度达到96%以上,木制铅笔生产能力由技改前1.7亿支达到3.5 亿支。 1980年,哈铅笔公司在哈尔滨电碳研究所协助下,进行了直径0.5厘米细铅芯研究,经 过4年反复试验,于1984年9月小批量试产成功,并通过省、市科研部门技术鉴定,为取代木 杆铅笔节约木材开辟了新途径。 1982年,产品产量达3.6亿支,实现工业总产值1287万元,销售收入1269万元,利润361 万元,税金63万元,实现了亿支铅笔创百万利润的最好水平。在上半年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中, 504#皮头铅笔获全国第一名,403#铅笔由十一位跃居全国第三位。 1983年,哈铅笔公司与哈尔滨油漆厂协作研制无铅毒油漆获得成功,可减少油漆中的含 铅量。用这种油漆生产的2000#黄杆铅笔进入美国、日本市场,颇受欢迎。 1987年,哈铅笔公司为扩大彩色铅笔芯的生产能力,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投资108万元 更新改造设备。同年,哈铅笔公司被国家经贸部授予150个“重点出口企业”之一。1988年 出口量达到1421017罗,比1987年提高97%。 1990年,哈铅笔公司完成产品产量351220万支,实现工业总产值1828万元,销售收入 2641万元,税金134万元,利润264万元,出口铅笔2亿支。 二、脉动式活动铅笔 1955年,哈尔滨金笔厂试制成功坠芯式单色活动铅笔,商标为“万寿山”牌。至1964年, 共生产181.6万支。同年,市轻化工业局决定将此产品转交给哈尔滨文具厂(简称哈文具厂 )生产。哈文具厂在保持原产品款式品种的基础上,相继试制成功并投产128#、127#、 126#型等5个系列5个花色款式新品种,其中六角缠花氧化铝杆活动铅笔属国内首创,产品畅 销国内并打入国际市场。1965—1970年出口东欧国家284.5万支。 1978年,哈圆珠笔厂开始研制细铅芯脉动式活动铅笔。1979年,轻工业部在山西阳泉召 开制笔工作会议上,指定哈园珠笔厂、上海中铅二厂为细铅芯活动铅笔定点生产厂家。1979 —1982年,省轻工业厅拨款140万元,银行贷款87万元,建成4420平方米活动铅笔厂房并购 置设备。1983年10月,活动铅笔卡头样品试制成功,正式投产。至1984年末,已形成年产50 万支的生产能力。 1982年,哈友联金笔厂也开始试制脉动式活动铅笔,当年试制成功813#活动铅笔并投 入批量生产,年产量达23.5万支,获市科委科技进步奖。1985年投资300万元,从瑞士阿贝 公司引进swiss、ALBE、PM—14等5台专用设备,扩大了生产。 1987年,哈友联金笔厂、哈圆珠笔厂合并组建哈尔滨制笔工业总厂(简称哈制笔工业总 厂),下设活动铅笔生产分厂,生产301#、321#、129#、813#、203#5个品种,年产量 达137.6万支。1988年,活动铅笔分厂已形成年产150万支的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量的 0.6%。但因产大于销,工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限量生产,实际完成53.1万支。 1984—1990年,哈制笔工业总厂生产的301#活动铅笔被评为省优质产品、813#活动铅 笔两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在1988、1989、1990三年全国质量行评中,813#活动铅笔分别 获得99.92分、100分、100分,为A级产品。 1984年10月,哈铅笔公司开始筹建活动铅笔车间。1985—1986年两次投资59.6万元, 购买30克注射机3台、自动车床45台、攻丝机20台及仪表车床20台、座标镗等设备共118台。 1985年8月,正式建成投产,车间面积为2000平方米,职工50人。 1985—1990年,哈铅笔公司累计生产活动铅笔85万支,有高、中、低档10余个品种,注 册商标为“马良”牌,并形成年产100万支的生产能力。1989年下半年,开发了高级系列绘 图活动铅笔。1990年5月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轻工业部测评为国家A级产品,获全国 轻工博览会铜牌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