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村的日本开拓团

张玉昆  ()

    1932年2月5日,哈尔滨市沦陷为殖民地。日本侵略者从国内组织一批又一批开拓团,肆无忌惮地掠夺、奴役和摧残中国人民。天理村(现子太平区民主乡)就是日本最早的开拓团居住区。
    日本侵略者农业移民开始在大连成立农事会社,后来通过天理教青年会进行活动,驻沈阳农务会顾问赤木实地考查后,决定开拓团建设区设于哈尔滨市阿什河右岸。1933年夏,日本侵略者依仗侵略势力,通过廉价收买,无偿占有等卑劣手段,强行占领了阿什河右岸19 500亩土地,并成立了天理村事务所,所址设于市斜纹街50号(现经纬街)。森谷德郎任天理村事务所所长,乔木正治任主任,配有庞大的管理机构。
    日本侵略者正式确定天理村为日本开拓团居住区后,又在阿城县新立屯、鸭子沟等地,强行霸占耕地20 130亩,致使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劳苦农民背井离乡,另谋生路。强行移出的农户,仅阿城县就有286户,1 717人。其中,福昌号51户,339人;陈立洪屯42户,216人善新立屯36户,247人;鸭子沟44户,218人;成子屯114户,697人。
    1934年5月,天理村日本开拓团,为了达到长期霸占目的,举行中心部落奠基仪式,工程建设包括教会神殿、图书室、小学校、医疗所、浴池、事务所、派出所和住宅,由吉川负责。部落为50户,呈长方型,每户占地1.5亩,中心有3亩共同用地,路旁植树,全部用费1O万日币。
    日本侵略者,选拔日本开拓团员条件十分严格,必须是意志坚强者,天理教忠实信徒和劳动者家族。同年9月25日一10月20日,经乔木正治亲自审查,第一批选定60户(族)。11月4日,由日本北海道、青森、福岛、长野、奈良、大版、官崎、等4个县来哈尔滨,实际到达43户(族),208人。其中成年人123人,5~10岁46人,4岁以下36人。小学生33人,年龄最大的71岁。就其职业来看多是底层劳动群众,有花匠、司机、理发师、锻工、车工、马掌工、糕点工、制鞋工、木工、瓦工、手饰工、教师、护士、助产士等。
    天理村日本开拓团十分害怕中国人民反抗,戒备森严,哈尔滨流动警察队负责治安工作,后来在日本总领事馆直接领导下,由日本军部发给枪枝弹药组建自卫团,昼夜巡逻放哨,担负与哈尔滨警备队联络工作。
    天理村日本开拓团,以每5户为一个经营组合,经营品种有大豆45亩,谷子30亩,小麦22.5亩,高梁15亩,水稻12亩,玉米3亩,苏子15亩,蔬菜7.5亩,合计1 500亩。还备有作物保护暖舍,木制温室。同时饲养牛、猪、鸡、兔和蜜蜂等。还自作酱油、豆油和酿制日本酒。雇佣长工5-36人,季节工460人,开拓团的副食品由哈尔滨事务所供给。
    天理村日本开拓团信奉天理教,早晚拜佛。每月1日为祭日,15日为说教日。25日为青年会和妇女会,分别在神殿举行仪式。为了长期奴役中国人民,每天晚上集中学习满语(汉语)。学校有男、女教师各1人,校长乔木兼任。医务所所长川崎,负责保健和助产。
    天理村日本开拓团位于哈尔滨东南阿什河畔,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加上日本侵略者对开拓团无息提供生活,生产活动费用和生产固定资金。粮食产量和多种经营生产都比较发达,比当地中国农民优越得多,就是地主也望尘莫及,为当时农村的特殊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