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1月9日  中共哈尔滨特委成立。
    3月17日  哈尔滨铁道学院在南岗大直街133号开办。
    4月1日  袁亚成(袁励康)在哈尔滨埠头中国四道街(今道里西四道街)2号创办"哈尔滨口琴社"。进步文艺工作者金剑啸、姜椿芳、侯小古、王湘等是该社积极参加者。
    4月  赵尚志到哈市任中共哈尔滨市区委书记,10月离哈去大连。
    5月28日  施履本就任伪哈尔滨特别市市长。
    5月29日  伪满洲国允准比利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5月  日本东京第一批移民43人迁到哈尔滨市郊建村。这些人是东京市免费投宿所招入的自由劳动者。
    6月10日  伪满洲国与苏联通信连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7月1日  哈尔滨特别市警察厅将收税事项移交伪市公署办理。
    7月9日  伪哈尔滨特区文物研究所考古学部主任波诺索夫等8人,在陶赖昭高地进行一周的考古挖掘,得到数十件动植物化石。同时,还挖到新石器时代的器具和两千多年前汉代的陶器碎片。
    7月  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接收北满特别区立第一图书馆,  改称哈尔滨特别市市立图书馆(馆址秦家岗春申街)。
    △  哈尔滨地方警察学校在道里霁虹桥西侧设立,1938年3月10日改称滨江省地方警察学校。
    8月10日  伪满政府实业部决定设立哈尔滨地区气象台。
    8月  伪满洲国军政部委托日本关东军测量哈尔滨市全部区域。
    8月19日  赵尚志部队100余人攻打方正县沙河子,将日军全部缴械。
    9月1日  拉滨线铁路(吉林拉法--哈尔滨)正式通车营运。
    10月24日  日伪当局在哈尔滨等地成立伪满洲国国防妇人会。
    11月15日  中共珠河县路北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在土门子战斗中负伤。23日,被捕,押至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察厅,受尽酷刑。
    12月6日  德国经济调查团到哈市。
    12月  哈尔滨进步青年音乐团体"哈尔滨口琴社"在巴拉斯电影院举行第一次公演。演奏描写"九·一八"事变之夜的《沈阳月》等多首乐曲,引起极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