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纺织复制业 第一章 提花制品 第一节 毛巾被 1966年8月,哈尔滨床单厂(即哈尔滨巾被厂)为满足出口需求,利用8台比较落后的铁 木织机及自制的提花楼子试产毛巾被。由于设备简陋,经常发生故障。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 试验,终于试制成功。由于织机幅度窄,只能以生产幅宽60×80(英寸)中小型规格的毛巾 被为主。图案大多以花卉、几何图形为主。当年生产400条,其中出口东南亚国家300条。 1967—1974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订货合同,加上工厂的设备不适合生 产宽幅毛巾被,一直没有生产。1975年开始批量生产,当年生产2000条,由大连外贸口岸外 销1300条,其余的由商业收购。1976年,哈尔滨床单厂购进4台毛巾被织机,年生产能力达 8000条,规格从60×80增加到70×90(英寸)。 1980年,毛巾被入库一等品率达到84.48%,其中58929毛巾被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 品。 1981年,哈尔滨床单厂将漂染车间倒塌漏项目改为增产毛巾被项目,总投资为76万元, 其中黑龙江省财政拨款28万元,工商银行贷款48万元。1983年竣工投产,新建厂房1892平方 米,新增1515—75型织布机16台,同时还增加了整经机、槽筒机、络纬机等设备。由于需要 量不大,当年仅开14台织机,共生产毛巾被9.3万条。 1982年,为提高毛巾被的档次,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根据国外提花喷花毛巾被 的样品,哈尔滨床单厂向工程技术人员发出倡议,开发提花喷花毛巾被。经过不断改进工艺 和调试设备,攻克了织造工序难关。染料受搪瓷喷漆方法启发,用喷枪喷色,解决了效率低、 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最后在涂料中加香料,既消除了涂料的怪味,又使产品美观、具有香味。 经过半年的时间,提花喷花香味毛巾被试制获得成功。 1984年,外贸与苏联签订了3万条提花毛巾被合同,这是哈尔滨市第一次向苏联出口提 花毛巾被,共实现出口交货值41.61万元。 1986年6月1日,工厂更名为哈尔滨巾被厂后,开始扩大毛巾被出口。1987年,经国家纺 织工业部、哈尔滨市经济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巾被厂进行设备改造,总投资122万元,其中 工商银行半贴息贷款115万元,工厂自筹资金7万元。1990年上半年全部竣工,更新织布机54 台,新增织布机24台,年生产能力达32万条。期间,1988年共生产提花喷花毛巾被8500条, 并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新产品证书、纺织新产品一等 奖和金龙奖。 1990年7月,为提高毛巾被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哈尔滨市纺织管理局批准工厂毛巾被深 加工项目改造方案。总投资37.1万元,其中工商银行贷款30万元,自筹资金7.1万元,购 置安装了溢流染色机、烘燥机、螺旋刷毛机等设备,当年竣工。投产后,增加了螺旋、割绒 毛巾被的品种,加强了染色深加工、后处理的能力。年产螺旋毛巾被15万条。 1990年,哈尔滨市共生产提花毛巾被15.3万条,其中出口7.15万条,实现出口交货值 209万元。 毛巾被的工艺流程是: 原料进厂→煮漂→加白→浆纱→干纱→捆线→络纱→整经→织造→半成品检查→缝边 染色 络纬 →成品检查定等→打包→入库→出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