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巡警的"四防"活动

王洪祥  ()

    清末巡警敛收苛捐杂税,鱼肉百姓,为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效力。然因负有保卫"绥靖地方"之责,也做了一些有利人民有益社会的事。清末设于傅家甸滨江厅巡警局(现道外区十五道街)开展的"四防"防火、防盗、防洪、防疫活动,就颇有成效。
    防火,鉴于傅家甸"商贾云屯"火情时有发生,1909年滨江厅巡警局支持滨江商务会筹款,在傅家甸升平五道街建立了商务消防队。1910年7月,滨江厅巡警局警务长报请司马章鲁泉批准,在社会上挑选10余名身体健康的青壮年,成立了巡警局消防队。是年,巡警局为傅家甸火水会,订立了救火章则,规定若遇火情发生,查火牌(划分一定的区域)以内的商家,必须指派青壮年赶赴火场参与扑救。如有不到火场者,照章罚款。所罚之款除赏给救火有功者,余存火水会,备购置救火器具。11月初,傅家甸北二道街失火,经查应到而未到火场灭火商户有210余家,依章均受罚款处分。
    防盗,傅家甸人口流动量大,盗匪活动频繁,对商民百姓危害甚大。1910年,电灯公司停电,街市夜间异常黑暗,滨江厅巡警局传谕各商铺住户夜间门首挂灯。7月,胡匪"占北"赵福温闯入江沿木柈厂袁庆轩家强抢财物,被巡警二区侦探拿获处斩。8月,松花江水运屡受匪患。巡警局招募水上警兵20人,编立水上警察所,备巡船两支,沿江梭巡。其间,道里为帝俄铁路附属地,不准中国警务人员执行公务。有些盗匪在傅家甸作案后,潜入道里避风。警务长莫德惠派员同中东铁路公司多次交涉,终于获准越界捕人,由于盗匪失去赖以藏身的场所,活动有所收敛。
    防洪,1910年暴雨,松花江水泛滥成灾,傅家甸一带地势低洼,五道街水淹,电灯公司院内积水,不能送电。傅家甸东南至秦家岗,虽江堤数十里,然堤坝宽不足一丈,高不过五尺,难以承受洪水袭击。为防险情发生,滨江省巡警局警官率领替长督促民工,以砂石装袋,加固堤岸,并骑马昼夜沿堤岸巡查险情。由于警民协力防洪,傅家甸转危为安。
    防疫,水灾之后,傅家甸瘟疫流行。染疫身亡者,每日少则1O余人,多时达40余人,傅家甸交通断绝。至1911年3月末,染疫死亡达7200余人。滨江厅巡警局招募警兵30人,专门用于防疫,协查病情。并规定随地便溺,随意泼污水,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和拘留处分。传知各区巡警逐户检查,发现染疫者,立即组织隔离。通知各住户不得留宿外来闲杂人员,严禁商民贩卖瓜果,违者重罚。警官协同医官,对染疫者抢救治疗,对死者抓紧处置。当时遍地遗尸长达二里,难以破土掩埋,协定集中火化办法,一次就焚尸2000余具,减轻了环境污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