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纺织复制业 第二章 线类产品 第二节 工业用线 哈尔滨工业用线生产始于60年代中期。1964年,以加工民用线为主的太平区松江合线厂 在2台木架捻线机上生产少量的工业用线。至1968年,年产量已达20吨。 1973年,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用线。哈尔滨制线厂决定生产棉塔线。车间 工人利用工厂闲置设备的零件,自制安装了一组60枚纺绽的槽筒机,并解决了机器开动时纺 锭直管颤动的问题,棉塔线月产量为7.7吨。全年生产棉塔线20吨,入库一等品率为94.5 %。根据市场需要量的增长,1978年,工厂又安装一组同样的槽筒机,生产能力提高了1倍。 1981年,哈尔滨制线厂开始生产涤纶塔线,共生产25吨,入库一等品率为95%。1983年, 工厂自筹资金5.4万元,购置了2台1332—P型槽筒机,工业用线纺锭已达到240枚,全年生 产涤纶塔线5吨,入库一等品率为94.5%。棉塔线入库一等品率为95%。 1984年,哈尔滨制线厂又开发生产了用于缝制皮兜、布兜的蜡光塔线,全年生产蜡光塔 线12.7吨。 1985—1986年,哈尔滨制线厂涤纶塔线的入库一等品率为97.1%,而棉塔线1985年的 入库一等品率已达到98%。1986年,太阳岛牌42/2×3蜡光塔线被评为哈尔滨市优质产品, 太阳岛牌涤纶塔线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88年,哈尔滨制线厂自筹1.1万元,购置安装了一组1332—M型槽筒机。而以生产民 用线为主的哈尔滨市制线二厂,在1980年淘汰了木架捻线机后,也逐渐增加了工业用线的产 量,1988年,棉塔线产量达110吨。 1989年,哈尔滨制线厂又开发了维纶塔线。当年生产了7吨,入库一等品率为96%。 1990年,哈尔滨市生产工业用线的企业共有3个,其中全民所有制1个,集体所有制2个, 总产量为252吨,其中哈尔滨制线厂生产176吨。 工业用线的生产工艺流程是: 原料入厂→初捻→络筒→并纱(复捻)→络筒→染色→缠塔→装箱→入库→出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