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纺织复制业 第三章 印花制品 第一节 印花床单 1962年,哈尔滨市轻工研究所组织技术人员开始研制印花床单,当年在永泰棉织厂试制 成功,填补了黑龙江省印花床单生产的空白。产品质量好,质地、色泽等各种物理指标与上 海产的印花床单基本一致。图案是中间印上一朵大花,四个角印有小花,俗称为“四菜一汤” 花型。因床单印花工艺比较复杂,要求精细,又完全是手工操作,故产量不高。 1965年,哈尔滨市轻化工业局批准永泰棉织厂分为哈尔滨棉织厂和哈尔滨床单厂。生产 的印花床单的哈尔滨床单厂拥有织布机30台,其中22台织布机安装在板夹泥简易厂房内。为 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工厂在大批量生产前,派各道工序工人到上海民光被单厂培训了3—5 个月。当年生产印花床单8.9万条,入库一等品率达83.99%。 1966年生产印花床单9.45万条,入库一等品率达91.58%。当年出口1600条,实现出 口交货值1万元。1969年出口印花床单8200条,实现出口交货值5.3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厂正常生产受到冲击,印花床单的质量下降。1973年,入库一 等品率仅达43.74%。1975年,印花床单虽然列入国家计划,商业包销,但一等品率一直徘 徊在50—60%的水平上。直到1979年才上升到80.54%。 1982年,印花床单由锌板印花改为绢网印花,改快色素为活性染料,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节约了染料,降低了成本,拓宽了花色品种的选择余地。同时,印花图案也在单一的花卉图 案基础上,增添了比较复杂的金鱼、鲤鱼、鸟兽等图案。由于工厂不具备原料前处理和产品 后处理的设备和条件,限制了产品花色品种发展和档次的提高,销售不景气。1986年停止生 产。 印花床单的生产工艺流程是: 原料进厂→捣纱→染色→络筒→络纬、整经→织造→印花→整理→打包→入库→出厂 |
||